为加强学科实践,落实“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要求,践行《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精神。3月31日,晋中师专附校创新开展了“家长职业导师进校园”活动,邀请各班不同行业的家长代表走进课堂,通过沉浸式职业体验课程,帮助孩子们在真实情境中认知社会、理解职业,培养劳动意识和生涯规划能力。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家长和老师们用心去爱,用智慧去育,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温馨而有爱的成长环境。
军人叔叔的“国防小课堂”
邢叔叔是一名在职武警军官,他身着军装,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给孩子们讲解国防知识。孩子们跟着叔叔学站军姿、行军礼,还体验了“小小兵王”障碍挑战赛。“立正!敬礼!”教室里回荡着孩子们响亮的口号声,一颗颗爱国种子正在萌芽。
护士阿姨的“健康小贴士”
王阿姨是一名护士,她用可爱的动画和模型,向孩子们讲解如何正确洗手、保护牙齿。孩子们还体验了用听诊器“检查心跳”,当了一回“小医生”。
巧手阿姨的“剪纸乐翻天”
侯阿姨带着红纸和剪刀走进教室,手把手教孩子们剪窗花。“对折、画线、咔嚓剪——”简单的步骤让每个小朋友都剪出了自己的小作品。孩子们举着歪歪扭扭的“春”字窗花欢呼:“老师看!这是我剪的!”教室里挂满红彤彤的窗花,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活动中,他们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业成绩,更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工程师叔叔的“建造密码”
张叔叔带来迷你建筑模型,演示“抗震大楼”的建造秘密。同学们用筷子搭设不同结构的塔楼,通过震动台测试发现:三角形结构最稳固!“看,我们的斜拉桥用了好多三角形!”孩子们在实践中理解了建筑力学的基本原理。
驾驶员叔叔的“智能飞行”
杨叔叔拆解无人机,展示螺旋桨如何产生升力。同学们分组操控无人机完成“穿越圆圈”挑战,学习风向对飞行的影响。“原来遥控器摇杆控制的是电机转速!”通过慢动作视频,大家看清了无人机转弯时的姿态调整。
京剧名角的"国粹科学课"
戏曲名家武老师揭秘京剧中的科学:甩水袖要用巧劲,唱高音要腹部用力。同学们测量不同脸谱的色彩比例,发现红色脸谱大多占比60%以上。“花脸的线条都是对称的!”通过科学视角,传统艺术变得更有趣。
家校共育,赋能成长。此次“家长进校园”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了丰富多彩的职业,也让家长们有机会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感谢各位家长的精心准备和热情分享!
未来,该校将继续开展更多家校共育活动,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树立理想,为他们的成长之路点亮更多可能!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兰亚丹)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zleialh.tongchengxian.cn/news/8021.html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