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产品定位上相比上代Find N3的整体感觉。
这一代显然定位不像上一代那么商务了,而是更加大众化。
直接的理由有二。
一是产品介绍里,没有再保留上一代所强调的VIP身份及权益,上代Find N3的包装清单里所标配的VIP卡(尽管这只是个形式大于意义的“仪式感”附件)也全面取消了。
当然,Find X7 Ultra的包装清单里也包含这张VIP卡,也同样拥有一键切换“VIP模式”功能。
看得出来,机主们对于与三段式按键强行绑定的VIP模式还是不太买账的,曾经看到不少用户在高管微博下面呼吁取消这种一键切换VIP模式的绑定关系。
这代的Find N5尽管依旧拥有加密芯片强调安全与隐私属性,但已经去掉VIP属性与它的强绑定了,这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款手机的商务属性。
其二则是最简单直接的价格变化,价格更低了,价格梯度也下降了。
上一代Find N3起售价高达万元,12GB+512GB版售价9999元。更高配置只有典藏版可选,16GB+1TB,尊享VIP模式,售价12999元,配色也是独享的赤壁丹霞。
而这一代Find N5显然略微降低了入门配置,换来起售价的降低,整体价格也降低了。12GB+256GB版售价8999元;16GB+512GB版售价9999元;16GB+1TB版(支持卫星通信功能)售价10999元。
配色上增加了更活泼的白色,仅有缎黑、玉白、暮紫三色,一定程度上也更加迎合大众喜好的活泼色彩和经典色彩,从而弱化了金色等配色的商务属性,并且也不将配色与单独的配置版本相绑定,这也可以说明在这款产品上绿厂有意地去掉了商务属性。
先聊上手后的第一感受。
作为一款超大屏产品,屏幕尺寸终于向行业主流看齐,内屏来到了8.12英寸。
上手的轻盈没有感觉到多么惊艳,毕竟即使相比上代的N3减重10g也依然有至少229g重量。
而薄,则可以算一个对大折叠屏产品来说还算及格的产品。
毕竟,展开最薄4.21 毫米、合上后最薄8.93mm,尽管合起来最薄的数据上是现阶段的行业领先,但同样折叠屏领域内的竞品在参数上也没弱到哪里去。
远的有荣耀V Purse,合上后8.6 mm,展开态4.3mm,重量才214g,当然这款的综合配置、电池容量等都有很大的牺牲,屏幕尺寸也小一些,还是个行业普遍放弃的外折屏路线。
隔壁蓝厂的vivo X Fold 3在三围上也不差,展开态4.65mm,折叠态10.2mm,重量219g,电池5500mAh,展开也是8寸内屏,配置放到现在落后了一些。
近的则可以看看三星半年前发布的Galaxy Z Fold 6,还有特殊版本W25(传闻中的Galaxy Z Fold 6 Ultra),尤其后者也就是W25同样是我这次去线下摸过的产品,质感方面还是三星更出众(后面会说)。
华子的Mate XT非凡展开态4.75 mm,三屏态甚至只有3.6mm,尽管合上后就是12.8mm了,但人家是三折屏,不是一个维度的产品了,这里就没啥可比得了。而Mate X6展开后4.6mm,合上后最薄9.85mm,也没差到哪儿去。
所以这个薄,真的只是一个满足及格线的参数,谁家更薄,作为普通用户,其实是不太那么在意这种行业纪录的。
对比之下,如果不是我连着上手摸了好几款折叠屏产品,Find N5和W25之间的细微差异在单独体验时我是真的感觉不出来的。只有上手三星Fold 6这种整体更厚的折叠屏产品时才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厚度之间的差异。
接着聊聊外观质感。
我上手的是白色版本,也就是玉白配色,这款跟锻黑一样相对轻薄。(注:暮紫配色是素皮版本,相对更重5g,并略厚零点几mm,这个差异倒是让我有些意外)
上手后第一感觉是,机身线条硬朗,像个有气质的折叠屏的样子了。合起来的外屏尺寸也终于像个正常的直板机了,看起来蛮舒服。
而展开后的内屏,可能因为看过了其他一些同样8英寸左右的折叠屏,并没觉得大多少。并且由于是接近1:1的正方形比例,在看视频尤其是电影时,牺牲的上下黑边还是比较大,不得不说依旧是一大遗憾。(PS:内屏按分辨率换算下来大概1.1:1,外屏则是20.7:9)
只有在看文档、看抖音等主流短视频平台的时候,这个接近正方形的内屏才能稍微一展“超大屏”的身份地位,我特地现场体验了上述应用场景后得出的结论。
在展开内屏后,还有个小细节,内屏的一圈依旧有着比较宽的黑边。
由于是跟朋友同行去线下店体验,我特地跟朋友介绍,这种黑边设计是为了提升抗跌落性能,降低损坏风险。
我是曾经用过几年三星Fold 3的机主,而朋友则是完全没购买过折叠屏的用户。朋友在体验时还指出了一个在他看来比较怪异的点,当然这也是几乎所有大折叠手机的通病。
他说N5在合起来时外屏的一个角看起来怪怪的。在反复沟通后,我终于明白他说的是什么地方了。
如图所示,外屏与铰链连接的一侧上下各有两个角(图中仅展示了上端的一角,我特意标红了)形态上是直角边框,而远离铰链的外侧则是相对圆润的弧形边框。(目前行业普遍可以做到外侧边框与屏幕的R角弧度保持一致,或者至少让二者看起来相对协调,不至于太突兀)
我又特地跟朋友解释,这种直角边框设计是为了保证机身强度,内侧为屏幕,需要预留屏幕保护区,外侧是金属边框,保证坚固的机身强度,目前行业内普遍设计成这样。
但很快在后面体验三星W25时被打脸了,我俩一致认可,还是三星在折叠机的质感方面做得更好。
主要是因为W25尽管显示区域跟Find N5相差不大,但三星用的设计是外侧用很窄的亮色金属边框,内测BM区(传统意义上的“屏幕黑边”)跟显示区域融为一体,并且都是平整的,在One UI默认的UI经常在屏幕内容边缘预留大片黑域,从而遮住了缺点,显得屏幕边框更窄,加上W25的屏幕黑边区域本身也就很窄,最终要的是屏幕形态更接近圆角矩形,而非边缘为弧形的屏幕形态,从而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这种直角边框与弧形边框对比的突兀感。
作为对比,Find N5的外屏边框一侧是圆角矩形,另一侧则是弧形,而屏幕本身则是弧形的形态,而非圆角矩形,屏幕边框区域无论是否足够窄,无形中都会放大这种突兀感。左侧的圆角矩形边框与右侧的弧形边框对比之下,不对称感是很明显的。当然,我个人认为这种设计更多的是出于对维护舒适手感的考虑,说明绿厂的思路是手感体验>设计观感。
其他想聊的点。
作为曾经的数年折叠屏用户,折叠屏对普通用户是否非用不可能?在我看来,目前这个命题依旧尚未得到突破。
我也曾在不止一个涉及到折叠屏体验的话题下聊过我的观点。
现在大折叠屏手机能作为主力机使用吗?
折叠屏是不是一种伪创新?
Find N5尽管增加了一些新功能,比如借助O+互联(原名叫跨屏互联)远程控制电脑,从而实现手机和PC直接互传文件,还有接入Deepseek后提升了大模型能力拥有“AI意图搜素”的全新小布AI助手,并结合过去已有的AI文档功能打包而成的“OPPO办公助手”,这几项功能尽管一定程度上实用,但都不是非得要搭配折叠屏才能使用的刚需组合。
至少它们无法构成我作为用户必须购买新款折叠屏手机的理由。
而关于Find N5首发的基于OPPO AI的意图搜素功能,尤其是发布会曾演示过的根据用户日常对话就能直接搜索手机中存储的本地文档、图片的功能,我也现场体验了。
实话实说,短按电源键0.5秒唤出小布助手后,语音输入文字,中文语音的识别率很高,错字很少。但搜索的到内容,能否达到发布会演示的程度呢?
根据卖场里预装的卖场版本直接体验,默认系统版本下,搜文档确实效果不错。让小布AI帮我搜索本地一份包含某关键字的文档,确实很快且精准的搜出来了,但也有失败情况。
而到了图片搜索这一环节,跟朋友俩人各自语音搜索试了半天,有成功的,也有连续多次翻车的,甚至还有之前试过可以,过后又不行的。
比如搜索机身预置的“包含高跟鞋的本地图片”,小布就搜不出来,并建议我直接打开图库进行搜索。(打开图库用文字搜索“高跟鞋”关键字的确可以)
后来我看到手机提示有个新版本,特地更新版本后,终于能用上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版本了。
特地试了下意图搜图,也就是我描述图片里包含的物件,让小布帮忙找到这张图片。
比如我和朋友分别用手机现场拍摄了店内的灭火器、收起来的一排挂着的雨伞、安全出口标识牌等,用语音指挥小布搜索图片。
三种场景都失败过,且后两者始终没有成功过,只有搜索灭火器图片的场景,在某一次我口误,先是说成“消防器”得到失败结果的情况下,我接着告诉小布,我说错了,是“灭火器”,这次得到了一次成功搜索结果,小布找到了图片,其他情况下都搜索失败了。
而上面那个搜索“包含高跟鞋的本地图片”的场景也很奇怪,更新版本并使用了接入DeepSeek能力的小布后,第一次指挥小布搜索,失败。
我重新本地用文件管理器查看了一下对应的高跟鞋图片,再用小布搜索却又成功了。
总体体验有所提升,如果是现场拍摄的图片,尽量确保图片里的物件主体相对明确,元素不要太复杂,在这种有意准备的尝试之下,同样是有成功、有失败,希望大家不要神话大模型的效果。
还有两个可以稍微提两句的点是影像和影音体验。
显而易见,Find N5相比Find N3的影像规格和影音体验都是有所缩水的。
比如杜比视界视频的拍摄,这代不支持了。
再比如视频录制规格略有缩水,不支持720P 60fps的规格了,数码变焦能力随着CMOS传感器的更换也缩水了一点点。
再比如上代Find N3是三扬声器,一度成为亮眼的卖点,这代显而易见是双扬声器设计,支持的音效大概率也会从之前的杜比音效换成自研的OReality音效,效果好不好还得看每个人的实测。
但这些换来了售价的下降,也是个不错的产品思路。
小结一下
折叠屏市场其实并不大(相对于整个智能手机市场来说),但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各手机厂商对未来产品形态的探索,微创新也是创新。下面这个回答里其实有列出过IDC对未来数年折叠屏出货两和增长率的预测,而另一家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在前不久的12月底也曾预测2025年折叠屏市场出货量会继续下降。
一部三折叠屏手机,可以解决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三种设备的功能,这种手机会是未来的趋势吗?
预计2024 年和 2025 年折叠智能手机市场将继续下滑。
在当下这个手机行业创新相对乏力、各家从产品逐渐卷到价格的情况下,折叠屏产品基本代表了各家手机厂商的创新含量最高、研发成本也最高的产品。
还是鼓励为主,用腻了传统直板机、对尺寸更大的屏幕又有一定憧憬且预算充足的用户,可以线下多多体验,感受这种新型态的产品。
目前的大折叠屏产品算是折叠屏产品系列里的主流产品(相比于上下小折叠,以及更少见的三折屏),作为用过的机主,耐用性它们没啥问题(起码用个3年都好好的),重量和续航也逐步看齐直板旗舰机了,最重要的是屏幕更大,在当下这个阶段,作为尝鲜之选,好像也只有折叠屏能稍微满足一下用户对手机产品形态的期待了。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zleialh.tongchengxian.cn/news/7825.html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