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人提及会议已然落幕,股市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也随之尘埃落定。那么,后续股市究竟会如何演绎?咱们又该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今日这篇文章,将从一个崭新视角,为大家深入剖析一番!
特别提醒大家留意最后一部分的【重要提示】,这里面可都是本篇的精髓所在,大家务必牢记,千万别错过了。
一,楼市VS股市
当下股民热衷于追逐诸如 AI、人形机器人这类所谓新质生产力概念,甚至连稍显 “过时” 的新能源车也在其列。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现阶段真正左右股市走向的关键因素,依旧是楼市。
回溯 2021 年,楼市销售额攀至 18.1 万亿的历史巅峰。自那之后,楼市便一路下行,到 2024 年已滑落至不足 10 万亿。
鉴于中国楼市销售额近乎遭遇腰斩,楼市泡沫正逐步消解,后续减量的速度势必会放缓。
再看新质生产力,其带来的增量情况又如何呢?人这一辈子,在消费层面,除了购置房产,花费最大的当属买车。
在 2017 年之前,中国汽车销量始终保持着增长态势。但自 2017 年往后,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加之人口增速下滑,汽车市场逐步步入相对平稳状态。
中国汽车市场,若抛开销售均价提升、国产替代所带来的增量以及汽车出口形成的增量不谈,自身并无实际增量。
再瞧瞧当前火爆至极的 AI 领域。AI 所产生的增量,关键得看 AI 相关企业在资本开支方面的投入情况 。
2024 年,中国科技公司资本开支约 5000 亿,相较前一年约 4000 亿,实现 0.1 万亿的增量。预计 2025 年,资本开支将攀升至约 6500 亿,增量达 0.15 万亿。
再看备受瞩目的人形机器人领域,其市场空间远比许多人预想的要小,起码短期内是这样。
显然,楼市减量产生的影响远超新质生产力的增量。不过,2025 年形势有了显著转变。在较为乐观的预估下,楼市减量或许会降至 1 万亿,而新质生产力的增量约为 0.9 万亿,二者正逐步趋于平衡,这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转折点。
二,再一次抢跑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楼市触底是经济复苏的信号。
股市向来注重预期,其反应通常超前。去年借着正策利好,股市果断摆脱 2700 点,跃升至 3000 点上方。
不少人虽知晓股市会向好发展,却没料到股市会提前做出反应,这便是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知识认知偏差。
在投资领域,大多数人目光短浅、格局有限,缺乏对各类投资品相互联动进行观察与思考的能力,故而时常得出片面结论。
很多人觉得当下经济尚未呈现明显起色,又受诸多因素干扰,于是一直持币观望,等待所谓的绝佳时机。
可事实上,或许等你终于察觉到机会来临,牛市却早已接近尾声。下面直接以一只股票为例为大家详细说明,请看下图:
观察上面这只股票,多数人的直观想法是只要一直持股就行,说到底,这还是一种事后才明白的后知后觉思维。等你想清楚该怎么做时,这波行情大概率已经错过,这恰恰是大多数投资者的真实写照。
表面上看这只股票处于持续上涨态势,可若仔细端详,会发现在这几个月期间,震荡极为频繁。试问,有谁能确保自己在面对震荡时,始终坚定持股而不选择下车呢?
尤其是在牛市行情中,市场总有各种各样的情况能让你产生下车的念头。既然如此,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呢 ?
三,机构的行为
我们都明白,机构投资者秉持着更为成熟、完备的投资理念。因而,倘若散户能够精准把握机构资金的动向,诸多难题便能顺利解决。
也许有人会心生疑问,机构的一举一动要如何观察呢?其实,早已有专门的大数据统计工具来处理这一问题。
简单来讲,该工具会先行收集并存储全部的「交易行为」数据,在历经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后,借助大数据模型开展运算与分析,从而将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清晰展现出来。大家请看下图:
大家留意图里的橙色柱体,这便是「机构库存」数据,它由我所使用长达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所独有,用以体现机构资金参与交易的意向。
「机构库存」数据存续的时长越久,就表明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数量越多,同时也反映出机构资金越发看好。
从图中能够看出,在股价上升阶段,即便震荡频繁且幅度剧烈,「机构库存」数据却始终保持活跃,这意味着机构资金自始至终都在踊跃参与。
倘若能洞察这一关键要点,在面对股价大幅波动时,我们的心态便能够更加沉稳。不过,还有一种情况,防范起来难度颇高,大家看下图:
这只股票的走势不容乐观,在 924 那波行情中,仅仅短暂上涨了几天,紧接着就开启了一路下跌的态势。
观察数据可以发现,其「机构库存」数据一开始持续了一阵子,之后便慢慢没了踪迹。
所以啊,一旦大家碰到这种情形,可得格外小心谨慎了!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小雅,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zleialh.tongchengxian.cn/news/7650.html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