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盛开,工运启羊城。
3月3日,英雄花开英雄城 红色工运启羊城“羊城职工大思政课”暨2025红色工运之旅在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正式启动。
活动共分为追忆、扬帆、传承三个篇章,通过沉浸式展演、移动思政课堂等创新形式,串联起广州工运历史脉络,为职工群众打造了一场兼具思想性与参与感的职工大思政课。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总工会主办,广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广州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广州市职工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承办。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广州巴士集团、广州公交集团客轮公司、海珠区委宣传部等有关同志,及市总工会直属企事业单位、海珠区一线职工代表、劳模工匠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传递孩子们手工折叠的木棉花
追忆:溯百年工运初心
广州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之一,是中国产业工人的诞生地,工人阶级在这座城市产生、发展并壮大。第一、二、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成立。广州这座英雄的城市积淀着深厚的红色工运历史底蕴。
《少年有志》
在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礼堂,广州市海珠区红棉小学的孩子们以歌舞《少年有志》拉开活动序幕。表演结束后,这群英雄城下长大的孩子手持亲手折叠的“英雄花”,将炽热初心传遍现场。
“百年三家巷,半部广州工运史。”活动现场,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倾情演绎经典剧目《三家巷》节选《觉醒青春》,以艺术张力生动再现了大革命时期工人兄弟用青春热写“天下工人一家亲”的壮丽诗篇。
接着,现场上演了一段“跨越山河”的工运追寻之旅。来自2000公里之外的延安市总工会劳模工匠学院的黑圆玲老师通过云端连线,以微宣讲视频的形式,带领大家一起重游陕甘宁边区工会旧址,展现抗战期间党领导的工人阶级为革命做出的伟大贡献——1937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跟随党中央抵达延安,在宝塔山下吹响工人运动的号角。陕甘宁边区总工会组织工人开荒种粮、纺纱织布,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豪情支援抗战;创办工人夜校、开展“赵占魁运动”,掀起“生产竞赛、争当模范”的热潮,让劳模精神的火种燃遍边区。
延安窑洞里的那盏马灯,始终照亮着中国工人的奋进之路。
时间转到当下。活动现场,一曲《这世界那么多人》,唱响新时代劳动者的精神力量。歌者是参与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的高级工程师、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职工廖俊峰。在今年央视春晚和元宵晚会上,他作为一线劳动者代表,两次登上央视舞台,展现了广州一线产业工人的时代风采。
廖俊峰表示,“能参加今天这场活动,备感荣幸,感触良多。一百多年前,柯拜船坞(中船黄埔文冲船厂前身)产生了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百年后,我们新一代产业工人将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驰骋争先,用实干之笔、灼灼匠心奋力书写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绚丽篇章。”
扬帆:寻珠江红色印记
活动正式启动后,参与人员乘广州红主题船,沿珠江一路前行,在微宣讲与古筝伴奏的融合演绎中,深入探寻珠江两岸丰富的工运史迹,感受百年工运与城市发展的交融脉络。
从一劳大旧址到爱群大厦,从六二三路到白鹅潭艺术中心,每一处地标都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的大门,让职工群众再次重温广州工运历史,感受新时代广州发展的成果。
传承:接棒下一个百年华章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历史展厅内,职工们缓步走过陈列着百年工运文物的展廊。泛黄的会议记录、磨损的工会印章与老式工作手册,无声地展现着中国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光辉历程。
职工代表陈美竹轻抚展柜玻璃感慨道:“这些百年前的物件,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薪火相传的初心。我们将传承好这份红色基因,团结奋斗,接棒工运事业的下一个百年华章。”
创新载体强品牌 让职工思政教育活起来
近年来,广州市总工会不断强化“广州工会红讲堂”职工思政工作品牌,根据全国总工会部署,立足湾区特色和职工需求,创新推出“羊城职工大思政课”,推动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走深走实。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zleialh.tongchengxian.cn/news/7426.html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