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乍暖还寒。2月17日,苏卫像往常一样提前30分钟到岗,开始一天的工作:询问交班运行情况,落实当班具体工作,开展现场预检查。这些“琐碎”的工作都要提前做好。
“参加工作29年了,我从部队退伍后就来到了沧炼。”今年51岁的苏卫,是沧州炼化炼油三部焦化三班班长。多年来,他深耕一线,练就过硬操作技能;创新管理方式,围绕装置生产实际,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技能创新,解决了一项又一项操作难题。今年初,他被评为中国石化技术能手。
深耕一线 淬炼本领
参加工作前,苏卫曾是中央警卫团的一名警卫战士。脱下军装,换上石化工装,苏卫心中既有不舍,也有期待。
“干啥一定要干好,干出点样子来!”1996年,苏卫从部队退伍来到沧州炼化工作。在常减压装置实习一年后,又被分配到焦化装置。他从操作工做起,如同一棵小树苗,深深扎根于装置里,开启了技能提升之路。
面对错综复杂的管线,他把军事训练中的“三点一线”瞄准法则转化为“眼到、手到、心到”学习法,在焦化装置巡检路线上,硬是将装置流程图形成肌肉记忆。经过5个月外出学习和集中培训,他通过各项考试被定为内操,也是当年4名退伍军人中唯一一个被定为内操的员工。
能吃苦、爱学习、勤思考的苏卫,从最初的操作工慢慢成长为装置“活流程”,焦化装置各岗位他都能熟练操作,灵活应对。
2008年1月,经过层层选拔,苏卫当选班长。2010年,在全厂技术大比武中取得第一名,获得技师资格。2014年以优异成绩通过高级技师鉴定,被公司评为高级技师。2024年,成为公司首席技师。
苏卫扎根一线多年,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撰写了《外来介质对焦化装置的影响》《焦化分馏塔底循环油系统携带焦粉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等多篇技术论文。其中,《全自动扇形阀式塔底盖机在延迟焦化的应用》获得湖南省科技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强化责任 守护安全
“班组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担任班长后,苏卫始终把安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延迟焦化装置是重油加工装置,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安全生产容不得半点马虎。“从轰鸣的转动设备旁经过,他就能听出设备有没有异常。”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的苏卫,凭借日积月累的经验,总结出一套“一听二看三摸”巡检法。
“哪来的油味儿呢?”1月18日凌晨一点多,苏卫正在装置巡检,判断风向、循着气味,当他一点点排查至焦炭塔42米平台时,发现生产塔四号塔消泡剂注入处有柴油渗出,立即汇报单位值班人员赵海伟,同时采取引蒸汽热备、向塔内注入柴油等措施,防止高温油气泄漏。后经设备副经理王岩松组织检测,确认4号塔消泡剂注入处和焦炭塔连接的变径处有约1.5厘米的裂纹。
“如果再稍微晚发现一会儿,420摄氏度的高温油气泄漏必会自燃,引发火情。”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得当,避免了一次高温油气泄漏着火事件。今年春节前,公司还现场为苏卫颁发了避免事故奖励。近年来,苏卫已6次获得避免事故奖励,并在2019年12月因发现重大避免事故荣获感动沧勋奖三等功。
有效的经验分享能让大家少走弯路。苏卫根据自己的工作日志,编写了装置巡检要点和问题案例,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让班组员工能够第一时间沉着应对,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保证装置平稳生产。
同时,苏卫坚持“事故演练不走过场”,把事故预案以场景的模式进行编写,掌握演练的要害步骤,预想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要采取的措施,并运用思维导图将事故预案进行细化,明确每个人的任务,提高了班组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2017年、2019年,苏卫接受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邀请,作为老师为危化企业班组长进行班组安全管理授课,得到省局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勇于创新 攻坚克难
“不行,分馏塔塔顶线更换后需重点关注,必须再检测一次。”“液位经常波动的部位,比如物料进口、流动转向等易受腐蚀冲刷的部位,咱们必须增加检测量。”去年检修期间,苏卫负责装置内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焊缝质量检测验收工作,面对第三方检验人员时坚定地说。
往年,大修改造焊缝质量检验检测仅需抽检20%即可。为保证检修质量,2024年大修改造对焦炭塔焊缝质量检验检测需做到全焊缝检测,不能有遗漏,工作量增加了好几倍。
为此,苏卫从技术员于跃龙那里要来原始图纸,一个个核对,确保能够更准确快速找到塔器内部焊缝位置。最终,高质量完成了焦炭塔127道焊缝约960米的质量验收任务。
“延迟焦化装置检修是出了名的又脏又累,但只要能学到东西、只要工作需要,他就能在不足2平方米的塔罐内蹲着、在塔盘间俯趴着,为高质量完成检修任务,苏卫班长很能吃苦。”这是装置大修总指挥王岩松对他的评价。
啃“硬骨头”、解真难题,他拼劲十足。苏卫认为,发现问题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做到在工作中处处留心,面对发现的问题锲而不舍,把它琢磨透。
攻关解决凝结水回收、轻油泵增加密闭吹扫、气动除焦粉、全厂重污油吹扫进放空塔、消防蒸汽线流程优化不设排凝点……从认真做好一次次装置检修,解决一次次设备“疑难杂症”,到大胆假设、科学论证,屡屡攻克技术难题,成功完成一次次技术创新改造。近年来,班组的“小创新”不断被采纳并在生产中实施。其中,解决控制阀漏风问题方案在全公司内推广实施。
一个个难题攻关变成工作业绩,苏卫的成长之路越走越坚实。
示范引领 带好团队
“光自己进步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带动班组共同进步。”“我要把知识和经验传到年轻人手中。”工作中,苏卫在公司首推“班组小课堂”和“一对一”帮扶活动,并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公司实行两年一次的技术大比武,他们班多次拿到第一名。年轻员工李睿、曹龙、回达文、汤凤林等也逐渐成长为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骨干。
2023年,苏卫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苏卫带领工作室成员,积极围绕生产难题和技能队伍建设开展活动,先后成立5个课题攻关组,提出各类合理化建议79项并实施,延迟焦化加热炉热效率提高至94.1%,超过设计值2.1个百分点。
“公司给我们提供了奋斗展示的舞台,我们自当不负信任,以梦为桨,扬帆起航。”经过近30年的磨炼与积淀,苏卫坚持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技能人才,个人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中国石化劳动模范,获得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他带领的班组多次获得公司年度明星班组、工人先锋号、党员示范班组、小指标竞赛优胜班组等荣誉称号。
无论获得多少荣誉,苏卫始终保持着优秀技术工人的的本色——技术上精益求精、工作中攻坚克难。他说:“我是一名石化工人,工匠的舞台在生产现场,我会专注做好安全生产和优化创效,并努力把它做好。”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zleialh.tongchengxian.cn/news/7836.html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