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正文

茶汤的“浓”与“厚”,别再傻傻地分不清

​​饮茶时,常听见有人说:
 

“这茶太苦了。”
 

“茶叶放多了,泡浓了。”

“这杯茶真醇厚。”


 

图片

 

 

“浓”“厚”常被混为一谈,

但二者实则指向茶叶品质的不同维度。




 

 

茶汤之浓

 

,意为稠密,与淡相对,

表现为味觉的苦感程度,

取决于茶汤中的茶多酚含量。

茶多酚的含量越

茶汤给人的感受就会越

 

人们常把苦味浓度联系起来,

也正是因为茶多酚是茶汤苦味的来源。


 

图片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主要包含呈现苦涩味的儿茶素、呈现涩味的黄酮类、呈现苦味的花青素、呈现涩酸味的酚酸类四大类化合物。

 

是茶多酚的主调

茶多酚含量高,意味着茶越苦、越酸,性越大;

而随着茶多酚含量的降低,茶的苦感随之减弱,性较小。


 

图片


 

 

浓是茶多酚给予人们的味觉感受。

那么,厚又是什么样的体感呢?




 

 

茶汤之厚

 

,意为丰厚、醇厚,与薄相对

表现为触觉的厚薄程度,

指茶汤在下咽时对舌苔的附着感

醇度低的茶汤下咽时会比较流畅,

没有什么阻力,

而醇度高的茶汤则相反。

 

厚取决于茶叶中可溶的具有黏性的物质。

比如葡萄糖、果糖、可溶性果胶、淀粉等物质。

它们会让茶汤在舌苔上增加粘黏度

从而产生黏稠的触感

此外,氨基酸也在其中发挥协同作用,

让人感觉茶汤更


 

图片

 

可溶性物质的含量,由原料加工方式决定。

 

一般而言,秋茶要比春茶含有更多的可溶性糖。

茶树树龄越大,蕴含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越多。


 

图片

 

在茶叶萎凋与摊晾时,

水解酶会使可溶性糖含量有所增加;

揉捻时,高黏性的果胶会包裹在茶叶条索上;

冲泡时,黏性物质浸出率也会大大增加。


 

图片

 

 

厚代表着茶叶的内含物质之丰富

真正的厚度需要岁月加持,

因而老茶又比新茶更加丰韵厚实,

这是时间给予耐心的犒赏。

 

图片

 

老茶客都知道,易武茶并不浓,但足够厚

 

藏在绵甜中若有似无的苦宣告着易武茶的浓不以霸道取胜

 

易武茶魂向来清雅至极,主打纯料、纯粹、清雅,越纯粹、越清淡、越清雅、转化越好。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