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过广袤的冀南大地,孕育出协同奋进的勃勃生机——
中国工程院孙其信院士等9个院士工作站落户;
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23家,承接京津转移合作项目174个;
2024年,我市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207.1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企业创新积分制在全省首推,精准支持企业创新,为636家企业提供免抵押贷款535.6亿元;
…………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我市抢抓重大国家战略机遇,聚焦京津优质科技资源,大力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和高科技产业项目,在产业园区、创新平台、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快步伐,创新动力不断增强。
2024年11月15日“低空赋能 智焕未来”低空产业对接大会在邯郸成功召开,图为参会嘉宾正在参观5G无人机新产品。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袁艺睿 摄
创新科技工作机制,为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京津优质创新资源,我市创新科技工作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为给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我市不断强化政策激励,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措施》《邯郸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实施方案》等专件,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2024年11月15日,首届邯郸市科技金融对接大会成功举行,发布了政府产业基金,聚焦培育壮大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设立市级旗舰型产业母基金、市级培育性科创基金、县域特色产业基金群,引进国内头部基金。大会期间举办了战新产业、机器人产业、低空经济产业、数字文旅、农业产业等对接会和股权投资项目路演活动,40个合作项目成功签约。
围绕京津技术和产业转移,我市建成邯郸市京津新材料产业园、邯郸·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共同体。我市企业积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7所京津高校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科技合作,其中2024年我市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207.1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我市加快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科创基金,依托经开区建设的科创产业园于2024年12月15日挂牌启动,以“基金+产业园”模式,为北京大学等京津技术成果以及河北工程大学成熟项目在邯转化产业化提供一站式服务。
发展数据令人振奋——
北大邯郸创新研究院引进技术成果500余项、高层次人才300多名;
北科院邯郸分院引进重点产业项目10个,入驻企业16家、创新创业团队10家,累计服务企业600余家;
邯郸·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已注册科技企业85家,其中40%以上来自京津;
建成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1家、省级2家,充实技术项目库2000余项;
…………
产业协同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我市扎实走好科技创新这步棋,产业协同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近3年,我市投入财政科技成果转化资金3417万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1.3亿元,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装置和新品种97个,制定技术标准34项。紧盯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市科技局积极与省科技厅进行对接,指导帮助我市重点企业、科研院所联合京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承担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年来,我市共争取25项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
“2024年订单量同比增长30%,利润同比增长25%。”涉县河北博弘利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彦龙说。这是一家生产活性炭过滤材料的企业,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该公司引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VOCs降解纳米催化剂组合与涂装技术,促进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产品出口韩国。
聚焦精品钢材、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我市每年组织实施30项以上市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促进京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实现产业延链、强链、补链。
河北三帝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操作3D打印设备。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学维 摄
2月26日,在大名县经济开发区,河北三帝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操作3D打印设备。这家企业为北京三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3D铸造工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了3D打印智能铸造、液态挤压铸造、低压铸造、重力铸造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公司负责人表示,作为大名首个以3D打印技术为核心的战略新兴项目,河北三帝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工业配套能力,积极发挥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引领作用,力求打造成为国内综合性的绿色3D铸造示范工厂,通过智能装备、服务型制造带动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诞生和崛起。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已成为我市转化京津科技的重要平台。
围绕氢能、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等领域,我市建设了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截至目前,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总量达到200多家,实现产业和区域全覆盖。如今,科技创新平台已成为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的集聚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我市积极引导重点企业联合京津高校院所建设中试熟化基地,开展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开发,针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综合性工程技术和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开展技术攻关。
龙凤山铸业联合中国铸造协会、北京科技大学等建设了铁基新材料中试基地,研究高纯铁材料在光电、电磁材料、屏蔽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并提升产品品质;
恒博新材料与清华大学开展合作,建设大尺寸靶材绑定中试基地,研究不同靶材绑定技术对靶材性能的影响;
聚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北京大学建设高性能量子点纳米新材料中试基地,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减小了批量生产的批间差异。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我市支持重点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取得积极成果。
晨光生物公司与北京工商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开展合作,争创国家级植物提取物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天然色素产业关键核心、共性及重大前沿技术的研发,打造天然植物提取千亿元产业集群;
北京市阀门总厂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厂联合北京阀门研究所、北京冠龙阀门厂等单位组建阀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我市阀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河北东粮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等单位组建了杂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做精做强杂粮产品,推进杂粮产业化发展;
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建立河北省蛋鸡产业技术研究院;
…………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第二个十年,蝶变的精彩仍在不断延展……冀南大地上闪耀着蓬勃向上的希望之光,邯郸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展现出勃勃生机。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谢国英 李天一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zleialh.tongchengxian.cn/news/7718.html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