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正文

课间延长 快乐加倍

“我的课间我做主。”近日,市明远小学正式实施了“阳光课间2.0”革新计划,将原有的10分钟课间延长至15分钟,并优化了中午与下午的30分钟大课间活动,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中小学生每日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政策导向,让孩子们拥有多样化的课余选择,真正做到身上有汗、眼里有光。

“80、90后”童年游戏回来了

“以前十分钟总是踢不够,现在能来一场完整的比赛,我和我的队友刚刚发明了双人三脚射门,老师都夸我们有创造力!”一下课,六(6)班学生杨昀卓便和几个小伙伴冲向操场,准备好好享受一下欢乐的足球时光。

两个人、一根绳,能玩出什么花样?在二(4)班教师刘晓婷的带领下,孩子们排成一纵队,由两名学生将一根绳子扯平、压低,快速通过队伍,其余学生则需要依次跳过绳子。“这个集体游戏叫‘横扫千军’,能让孩子们充分活动起来,同时因为孩子年龄较小,我们教师也会在旁看管,让孩子们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保证他们的安全。”刘晓婷告诉记者。

此外,丢手绢、滚铁环、跳皮筋、一二三木头人……这些承载着“80后”“90后”青春记忆的童年游戏也因为课间“一刻钟”而焕发新活力。“我已经学了一段时间的滚铁环了,但还是控制不好方向和力度,没想到这个运动看着简单,实际非常有难度。”在不断练习中,一名小朋友颇有感触。

政教副主任冯冰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享受课间时光,他们设计了1+X套餐,一项集体律动,X种自选项目,从魔方到街舞,从个人项目到集体赛事,每个孩子都找到了快乐密码。

除体育运动外,各种益智棋类、手工类活动也成为课间一刻钟的热门选择。“我平时最喜欢做手工和画画了,可是每次时间都不够,这次课间时间延长后,我可开心了,以后再也不用匆匆忙忙了。”三(6)班董杨尚诺高兴地说。

课间变成能量充电站

“我们把课间变成能量充电站,15分钟不仅是身体的舒展,更是心灵的呼吸,孩子们在游戏时学会合作,在五子棋中锻炼思维,这样的课间让知识与快乐同频生长。”一(1)班主任成倩倩分享自己对15分钟课间的理解。

与此同时,丰富的课间活动也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了。老师加入学生的游戏,从讲台走向操场,从讲师变成玩伴,双方的交流平等而友好,把教育的过程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游戏都是由我们的老师先学习,然后再教给小朋友,有组织地安排孩子们玩耍,专人专项保障学生课间活动的秩序与安全。”德育副校长邱娅妮说,如今,校园的操场、广场上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我们发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更多了,精神头更足了,压力更少了”。

课间一刻钟,学习更从容。据邱娅妮介绍,课间延长后,一方面是要求老师不拖堂,不提前上课,另外一方面就是调整课堂时间,敦促老师们向课堂要效率,做到更加精细地备课和教学,反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该校校长王宏斌表示,加长版课间进一步解放了孩子们的天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注意力,让孩子更加快乐,师生关系更融洽,一举多得,“未来,学校将继续把课间一刻钟落实下去,转变教育理念,营造更好的教育生态,为孩子们快乐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

(来源:运城新闻网)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