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锁是通过电子部件及机械部件的精密组合而生产出的安全产品。指纹锁最本质的无非是安全、便捷、时尚三个方面。拒真率和认假率无疑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也可以称作拒识率和误识率,目前有几种表达的方式:
(1)所用指纹头的分辨率,如500DPI。
现有光学指纹传感器的精度一般是30万像素,也有个别企业采用10万像素的。
(2)用百分比的方式:比如一些参数上写的等。
当然这都是各个企业宣传的参数,无论是500 DPI还是拒真率<0.1%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都只是个概念,也没办法检测。
(3)对于“拒真率、认假率”相互之间此消彼长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这个好像在数学上是“假设检验”的概念:在同一水平上,拒真率高,认假率就低,反之亦然。这是反比关系。但是为什么说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正确的呢,因为如果工艺和技术水平提高的话,这两个指标都能降下来,所以本质上还是要提高技术水平。有些厂家为了加快认证,通过降低安全等级的做法,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来制造速度快、识别能力强的假像。这在样锁或演示锁中出现的比较多。
(4)根据相关标准,家庭进户门用指纹防盗锁安全等级应当为3级,即拒真率≤0.1%,认假率≤0.001%。
1.理论上来讲,多一个功能就多一个程序,那么产品损坏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一点。但是这是在同一技术实力的厂家之间比较,如果技术实力高的,那么他们的产品完成可以做到比那些技术实力差的产品功能多、质量好。
2.更关键的一点是:功能多的益处和功能带来的风险的比较。如果功能带来的益处大,那就可以说这个增加是值得的,就像你开车限速100码,你再踩下油门需不需要付出违章或车祸代价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这个功能不能给你带来任何好处,那么这个功能就显得多余了。所以说关键的不是考虑什么“多一个功能就多一个风险”而是这个风险值不值得承受。
3.就像联网功能,一方面指纹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业界还不能肯定,另一方面,要破坏现有装修,更重要的是,一旦被病毒入侵,将无“药”可治。一旦接入网络,被攻击的可能性将xxx增加。而电话报警一类的安防技术,则须单独设置相关设备,且存在室内辐射和误报警的问题。特别是后者,由于除指纹锁本身以外的技术和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zleialh.tongchengxian.cn/news/6328.html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