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今年是 vivo X 系列手机的十周年,我呢,大概是从 vivo X9 的时候开始与这家国产手机厂商结缘的。之后用 vivo Xplay6 转战肯尼亚、摩洛哥和欧洲,用 vivo X23 的超广角行摄爱尔兰,用 X27 Pro 拍香港……
疫情到来后,虽然无法出国,但 X30 Pro 和 X50 Pro+ 的长焦,X60 Pro+ 的蔡司虚化,X70 Pro+ 上更多的蔡司风格,X80 Pro 的摇摄模式和超强夜视……这些都印象深刻。
如今,十年 X 系列的集大成制作,vivo X90 Pro+ 摆到了我面前。 - What’s「 TooL 」?
- 它是谁?
先透露个小秘密,一般来说,如果我很喜欢某一款产品,那么在拍摄它产品图时,通常会根据它的特点来设定一个“主题”。
比如之前 vivo X Fold 主题是“蝶翼展开”,而 vivo X Fold+ 华夏红则是“宫门千重”,到了这次的 vivo X90 Pro+ “超大杯”,我想的主题是 “枫”。
“枫” 的第一个意思,是说明了产品图在视觉上将红色的手机与红色的枫叶相搭配,符合刚刚拿到这台手机时的秋季特征。
“枫” 还有一个隐含意思,是 “丰收”。一方面这台相机是于深秋时节来到我的面前,另一方面,在我看来它可以说是 vivo 深耕设计与影像多年后的一次丰收。
与之前的折叠屏不同,vivo 这次在设计语言上做了调整,即「日出天际」。一根“缎带”宛如天际线,四摄模组整体化作一个大圆,是为“太阳”。
这种设计弱化了单个摄像头,强调了整体感,特别是“缎带”打破了均衡,活跃了机背的视觉,气度非凡。
我也带着华夏红的 vivo X90 Pro+ 去了趟故宫
在质感上,新机采用了素皮纹理,手感温润,也符合红色所传递的热情的色彩视觉感受。
整体来看,这台手机的背面看上去更加时尚,虽然摄像头的视觉效果被弱化,但vivo X90 Pro+ 的影像能力得到了提升。
这次的“超大杯”,四颗摄像头有三颗升级,其中两颗是大升级,而在功能和算法上的提升则更多。 - How「 Fun 」is it ?
- 有范儿吗?
2022 年,手机影像圈最出圈的进化,要数将 1 英寸这种“相机级别”的传感器塞入了空间极其有限的手机之中。
这一点,vivo X90 Pro+ 也做到了,要聊这台手机的「Fun」,就要先从这个大底传感器说起。
「 Fun 1 」
质感与色彩
「1 英寸」是如索尼黑卡系列相机、佳能G系列高端卡片机、曾经的尼康1系列和三星NX系列所主要使用的传感器规格……嗯,其实关于其尺寸我并不想说太多,因为那样未免太枯燥了。 我们看效果。
在 vivo X90 Pro+ 上,「1英寸」的等效 23mm 焦距主摄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画面质感的提升。
在光线充足时,这台手机的主摄所拍出的画面拥有相当不错的细节,并且在近距离拍摄时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背景虚化效果。
这种画面质感的体现,在很多张照片中都能感受到,并且,由于大底有利于弱光成像,在昏暗的室内和夜间,这台手机所拍照片的质感也不会打折扣。
顺便一提,上述画面还都是在没有开启夜景模式的前提下直接拍摄得到的。事实上,使用这台手机时,我会经常忘记开夜景模式,因为除非极暗环境,一般来说它的自动模式效果就已经能令人满意了。
面对大光比场景时,大底的宽容度优势,加上手机的计算摄影威力,也体现得十分明显。比如在故宫拍时,我就尝试使用 vivo X90 Pro+ 专业模式下的 SuperRAW 格式,去记录更多的暗部细节。
JPG 原片
SuperRAW 找回更多细节后的照片
可能有朋友会问,这种 RAW 与相机比怎么样。可惜但我并没直接对比,也不想这样去比。我想说的是,这台手机在当你面对大光比和逆光场景的时候,可以放心去拍。
在色彩上,vivo 的蔡司色彩也颇有特点。它所追求的不是复古色调,也不是过于浓艳的风格,而是比较恰到好处、讨好眼球的色彩。
刚刚好,不过分的红与蓝。
比如白天里故宫中的铜缸金顶,和蓝调时刻的天色建筑,vivo X90 Pro+ 直接拍出来的色彩就很舒服到位。
(直出原图)
入夜后,夜景模式所拍摄的画面直出色彩也相当出色,并且细节质感极佳。
(直出原图)
或许,这就是手机摄影的 1 英寸时代。但仅仅有大底和大底带来的天生优势还不够,vivo X90 Pro+ 还有更多。 「 Fun 2 」
另一种“光圈”
光圈,可能是任何一个相机镜头的关键部件里最不起眼的,但却是手机镜头中最难加进去的一个东西。 光圈有啥用?很多人会说控制虚化啊,大光圈不是虚化用的么?
虚化早已在手机上通过人像模式实现了并且效果很接近相机镜头
但其实“控制虚化”这说法是不太严谨的,光圈控制的不是虚化,而是控制虚化的程度、强弱,也就是所谓的“景深范围”。
所谓虚化,也就是浅景深,与之相对的则是没有虚化的全景深。这就不是过去的手机所擅长的了,特别是在近距离拍摄的时候。
职业摄影师通常在拍风光、微距和产品照时,会将光圈收小到 F8 甚至更小,就是为了保证画面中从近到远都要清晰。
此前 vivo X Fold 的产品图为了保证清晰范围所用的光圈就是 F10
而这恰恰是手机摄像头的短板,绝大多数手机都没有光圈结构,而早年间用过的几款可变光圈手机所能调节的范围也很有限。真正需要拓展景深时是不太靠谱的。
而在 vivo X90 Pro+ 上,新加入的「蔡司风光与建筑」模式里,有一个很有趣的「蔡司景深扩展」,可以通过快速拍摄不同焦点的多张照片并即时合成的方式来获得大景深照片。
这一合成的思路在松下、富士和佳能的微单相机上也有,当然,在出现在相机上之前就已经被很多风光和微距摄影师所掌握。这种合成的理念由来已久。
佳能相机上的类似功能(图片来自佳能官网)
但在手机上,这应该是第一次出现。而在我眼中,这个功能是这台手机最大的亮点,甚至盖过了 1 英寸这个硬件规格。
因为这一功能只需选对模式后,按下快门就好了,无需设置什么,无需等待很久,无需三脚架稳定。
没看出拍摄过程?这就对了,因为非常快速。
一句话:这是一个完成度极高的功能。
那么,这个功能有什么用呢?嗯,刚刚说的风光、微距、产品等题材都是它的用武之地。比如,对于「1英寸」的大底传感器来说,稍微近一点拍摄,画面就容易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
而使用「蔡司景深扩展」功能之后,同样对焦在前景的雕刻上,请按快门,得到的就是一张深焦摄影照片: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对我来说,它提供了更简单的实现创意的方式。 无需合成,按一次快门,就能让背景“星空”和前景的海胆与海浪同时清晰:
这对于拍摄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我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去尝试创作更多的画面:
除了景深,这种合成技术也会带来画质的提升,把刚刚那张贝壳照片放大看看你就会发现:
右侧的局部放大图里,下方是直接拍摄的,白色的珊瑚残骸边缘是模糊而带有一些光晕的,而上方经过「蔡司景深扩展」得到的照片则没有这样的问题。仔细对比红色海螺的细节,也是「蔡司景深扩展」照片的细节更加丰富而锐利。
当然,这个功能对普通人来说也很有用,比如我在故宫看展的时候,如果既想拍清楚展品,又想拍清楚展品介绍文字,那么「蔡司景深扩展」就能满足你的这个愿望。
左侧直接拍摄,右侧「蔡司景深扩展」拍摄。
当然除此之外,在「蔡司风光与建筑」里还有模拟移轴镜头的「蔡司微缩虚化」模式,并且在这一模式下除了支持 1× 主摄,还支持 0.6× 超广角摄像头,更适合城市景观的拍摄。
当然,也可以反其道行之,拍摄小物件来获得更为强烈的虚化效果:
直接拍摄
使用「蔡司微缩虚化」拍摄
更有趣的是,在这一模式下,还可以选虚化背景的风格,就如同人像模式一样,可以在诸如 Biotar 、Sonnar等风格间去选择。
以计算摄影解决硬件问题,这或许是最符合手机摄影气质的一种解决问题方式了。
当然,我仍然还不满足,如果可以调节景深合成的程度,比如像人像模式那样用光圈值来表示,那么拍摄起来会更加直观。并且,如果支持 2× 和 3× 摄像头,并且这两支镜头的微距能力能有所提升,那么整个手机的可玩性还将会大大提升。
「 Fun 3 」
很“相机”的功能
其实刚刚在聊「蔡司微缩虚化」的时候,你已经发现了其中是有虚化模式选择的。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是把人像模式已经打磨成熟的模拟光学镜头虚化的功能,带到同样需要的新模式里。 因此我才会说,这台手机的很多功能都让我觉得像相机。
在 vivo X90 Pro+上还有一个不算新的新功能,也很接近相机上的体验。那就是「运动」抓拍模式。这一模式在过去就有,但在新的超大杯上,得益于「1英寸」传感器的高速性能,这一模式做到了快门时滞极短的同时,对焦和画质也非常出色。
我在测试这一功能时,是直接抛起一个冰块去拍摄,没有预先锁定对焦,没有任何准备。此时手机可以在不到 1 秒的冰块腾空时间里完成对焦,然后当我按下快门时,可以立刻拍摄一张照片。
使用 1× 主摄抓拍的扔向空中的冰块
这种效率是我从未见过的,媲美相机,甚至比很多高像素相机还要快捷。
在这一模式下,支持 1×、2× 和 3.5× ,没有 0.6× 超广角。但是在我的拍摄过程中,发现自动模式下超广角的抓拍能力就不弱,也足以满足捕捉动作的需求:
运动抓拍模式打通了三颗摄像头,同样打通的还有「时光慢门」模式,支持了 0.6×、1× 和 2×。这就好像我在使用 16-35mm 镜头时,用 16mm 端可以拍慢门,用 35mm 端也可以。
其中,我对 2× 支持慢门模式感到特别开心,因为对风景题材来说,很多时候画面的减法都要依赖变焦来实现:
时光慢门模式下 2× 摄像头所拍到的画面
此外,延时摄影模式支持了全部 4 颗摄像头,也是一大进步。
那么如果硬要说些建议的话,我觉得也考虑像专业级微单相机那样,也加个“RAW连拍/预拍摄”功能?也就是把按下快门之前的 0.5-1 秒画面记录下来以供选择决定性瞬间。
但无论如何,如今手里这台 vivo X90 Pro+ 在需要快的时候有运动抓拍,在需要慢的时候有时光慢门,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创意了。
但,这还没完。
「 Fun 4 」
新长焦 没错,我就是那个每次和 vivo 的人聊天时都会提希望升级长焦的烦人的家伙。但这次我表示很满足,因为新的等效 90mm 长焦摄像头的表现非常令我满意。 首先是画质上,无论是人像模式下的细节展现,还是自动模式下的直出效果,它的色彩和细节都让我挑不出毛病。
特别在虚化风格方面,我特意使用蔡司著名的为康泰时 G 系列旁轴相机打造的 Sonnar 90mm F2.8 镜头做了对比,手机的虚化效果更像是对其进行了优化,焦外更加柔和。
左图为蔡司 90mm F2.8 拍摄右图为 vivo X90 Pro+ 3.5× 人像模式拍摄
Sonnar 作为一代知名结构,锐利的焦内和柔和的散景为人津津乐道,即使到今天也是会被用作很多现在镜头的光学设计基础。
除了细节和风格,这支新长焦在使用更高倍率变焦时,也就是将其变到 5×、10× 甚至更高倍率时,也能提供良好的清晰度,这是我以前所没有想到的。
大约变焦到 5× 拍摄到的画面
大约 13× 或 15× 变焦加裁切后的画面清晰度令我震惊
这支 3.5× 长焦摄像头在夜景模式下的表现也令我满意:
3.5× 摄像头夜景模式拍摄
除了新长焦,同样来自与蔡司合作的一个新功能,是此次新加入的「蔡司耀斑虚化」风格。 TIPS 「耀斑」耀斑,或称鬼影,本质上是镜头光学成像的一种瑕疵。但是在拍摄中,合理的耀斑是可以起到渲染画面氛围,引导观众视线的作用的。而这也是为什么蔡司会有专门的一条带有耀斑效果的电影镜头产品线。
在使用 vivo X90 Pro+ 时,如果画面中的光影并不是很明显,或是在画面之外时,手机会计算光影位置并在反方向添加弧度较大的耀斑:
注意画面右下的弧形耀斑
而当光影很明显且和刺眼时,则会添加一串耀斑:
自光源开始,沿对角线分布是光学镜头耀斑的特点。
这种添加耀斑的原则和方式,也是与真实光学镜头如出一辙的。不过和相机镜头的耀斑一样,这一串圆心光斑有时会与人的面部或身体重合,产生遮挡和干扰,这时便需要使用者找好角度。
但无论如何,蔡司耀斑的加入,确实让 vivo X90 Pro+ 拍出的人像照片,更加接近真实光学镜头的效果了。 - Cool Conclusion
- 酷总结
老实说,这一代的 vivo “超大杯” 的新功能与亮点太多了,比如我还没有提到的 4K 夜视仪视频拍摄和杜比视界。
这些功能就像文章一开始,产品图里的那些枫叶一样不胜枚举,要都写的话还得再来一篇文章。
但对我来说,最实在的提升还是上面文章所写的那些,特别是「蔡司景深扩展」、新长焦镜头和「蔡司耀斑虚化」,以及被打通的多摄系统。
为什么?因为在我看来,过去的手机通过人像模式来模拟相机镜头的光学虚化,通过多摄系统来接近相机镜头的可换镜用法。
可以更好的实现创意,这才是新功能的意义。
而现在的新功能,则是体现了真正属于手机的解决之道 —— 软硬结合,硬件提升的同时,通过算法来进一步达到过去不曾有过的画面效果。
不放弃手机的轻薄,不放弃手机的易用性优势,让普通用户也能触及专业的效果。
并且,在设计时,红色元素与缎带的组合既有极高的识别度,又非常美观。颜值与技能并重。
缎带上的 Xtreme Imagination(极致影像)非常贴切
这个范儿,我喜欢。 - 后记
- X 系列的 10 年,我的 6 年。
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摄影人,我并没有赶上 vivo X 系列的初生之时,而是大概从 2016 年的 vivo X9 和 Xplay6 这些产品才开始与 vivo 结缘的。
算到今天,大概六七年吧。虽然未到 10 年,但一路下来,满眼风景,满满回忆。正如文章一开始提到的。
Xplay6 陪我转战肯尼亚、摩洛哥、荷兰、比利时等欧洲诸国,记录下了众多难忘的决定性瞬间:
X9 时代的柔光双摄让我开始用手机尝试人像创作:
X23 伴我行摄爱尔兰,第一次体验手机上的超广角摄像头魅力:
用 X27 Pro 行走香港,有了超广角+创意,就可立于天上:
X30 Pro 让我见识到手机上长焦摄像头的魅力与超级月亮模式的创意:
疫情到来后,虽然无法出国,但 X50 Pro+ 陪我在大理记录了诗意山河:
X60 Pro+ 和 X70 Pro+ 让我感受到了蔡司虚化的魅力:
X80 Pro 的摇摄模式和超强夜视给了我观察黑夜的眼睛:
现在,X90 Pro+ 用一系列新功能进一步激发了我的灵感和创意:
2016 - 2022,一路走来,固然充满坎坷与挑战,但束缚我们的从来不是客观的事物,而是我们自己的想象力与行动力。
10 年 X 系列,6 年相伴,未来,还将继续与本🐰同行。
有趣的设备解读 以本兔的范儿
「TooL Fun 兔范儿」
第五期 vivo X90 Pro+
至此告一段落
感谢你的收看
愿你收获更多 Fun
变得更有范儿
我是李白兔子
是这个订阅号的创始人 是编辑、摄影师、自媒体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我是 IPPA 2015、2017、2018、2021 获奖人
我是《摄影之友》2019榜中榜年度影像人物
Title 还有很多,意思一下就好…… 我有一门课
叫作「 超凡手机摄影课 」
讲课始于 2015 年,
如今重装上阵。
我有一本书
它很厚,也很贵,更实用
叫作《手机摄影笔记》 目前销量已超 10000 册
我在这里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zleialh.tongchengxian.cn/news/3018.html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