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正文

五招之内教会你在潜水时精准分辨鲨、鳐、魟、鲼!手机搜狐网「五招之内教会你在潜水时精准分辨鲨、鳐、魟、鲼!」

五招之内教会你在潜水时精准分辨鲨、鳐、魟、鲼!手机搜狐网「五招之内教会你在潜水时精准分辨鲨、鳐、魟、鲼!」

鲨鱼、鳐鱼、魟鱼、鲼都是我们潜水时候经常会看见的生物;

很多喜欢潜水的小伙伴都会专程去找一些鲨鱼潜点、魔鬼鱼潜点去看它们在海里曼妙翻飞的样子。

可是,你真的能准确区分它们吗?

很多小伙伴一直认为鳐鱼和魟鱼只是大陆和台湾口语上的区别,

那么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

并不是!

先来给大家笼统的介绍一下这四种有着奇妙关联的生物吧~

photo by:Lu1

看起来圆扁的各类大家统称做鳐鱼的可爱生物,都是从远古鲨鱼演变而来的。

听到这里,很多潜水员可能要表示不愿意接受了,

鲨鱼看起来那么凶煞,鳐鱼(总目)大家族看起来圆滚滚多可爱啊。

然而,圆圆胖胖看起来Q弹可爱的鳐鱼(总目)真的是鲨鱼近亲(或者说它们是远古鲨鱼生物进化的后代),其实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首先

它们都是著名的软骨鱼软骨鱼全身没有像我们或者说像其他鱼类那样的硬质的骨头。

(国内外都有很多骗子自称可以提取鲨鱼的软骨素来治疗癌症,这个谎言我们已经在上一篇文章为大家解析了)

其次

无论是鲨鱼还是鳐总目,它们的脑部比例都远远超过其他鱼类而且它们的大脑顶部也出现了某些未探明的神经物质

就是说我们经常喝到的朋友圈鸡汤里提到的 “鱼只有七秒记忆” 在它们身上不适用!

再次

它们跟很多高智商的动物(比如我们)一样,性成熟很晚

大部分板腮亚纲都在6~7岁以上才会性成熟,像鲸鲨等体积较大的鲨鱼甚至会到20岁(比我们还晚)才会开始变成渴望爱情的黄花大闺女!

到这里不得不说变成渴望爱情的黄花大闺女之后……那些不得不提的羞羞事了...

说到它们啪啪啪的方式,自以为是宇宙最聪明生物的人类曾一度不愿意相信鱼类居然也会需要实际的性行为来完成内受精

(下次再给大家讲鲨鱼残暴的嘿咻方式)

算了,我还是赶紧收回思绪,来跟大家科普一下如何分辨这些家伙吧!~

从英文鱼书上我们看名字就很容易分辨

shark(鲨)skates(鳐)Ray(魟、

但要分清他们四种,特别是鳐总目的三种真的是需要些技巧;

分辨鲨与鳐

第一步:生活方式

底栖生活还是水层中游动

在水里自带乌云,充满煞气的就是很多电影里让人闻风丧胆的鲨鱼大大。

而大部分趴在地上圆滚滚很萌的基本就是鳐总目大家庭。

当然,鲨与家族也偶然有些例外

有两种看起来凶巴巴的鲨与喜欢接近底栖,整天懒洋洋趴地上不动的。

比如:扁鲨angel shark以及锯鲨saw shark

当然鳐总目大家庭也不出意外的有一些故意长得很像鲨鱼的家伙来混淆视听。

比如我们常说的“吉他鲨”,严格来说“吉他鲨”不算鲨鱼,而属于鳐,它的中文学名叫做犁头鳐

第二步

看腮裂的位置,直接判别鲨鱼

分辨方法非常简单,

腮裂在侧面是鲨鱼,在底部的属于鳐总目。

这个方法能直接精准区分鲨鱼和鳐,

无论他长得多扁、多圆、多Q弹可爱、多没攻击性

腮裂的位置都可以精准的告诉你:

谁是鲨鱼谁是鳐鱼

包括前面经常被人放错家族的“吉他鲨”(犁头鳐)也是可以通过腮裂来判断它到底是谁家的娃。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

很多去过四王或者澳洲潜水的小伙伴也会见过一种底栖的扁扁的长着胡须的鲨鱼—须鲨整天趴在地上,但是它还是属于鲨鱼哦~

不信?仔细看看它腮裂的位置吧。

分辨鳐与魟

这是本篇的难点!!

鳐鱼与魟鱼都出现在中生代的侏罗纪(约1.8亿年~1.4亿年前)。它们逐渐从经常栖息于珊瑚群落或者海底的远古鲨鱼渐渐演化成了更适应环境的扁平身体,将身体潜在沙地中生活,防御敌人或等待住在海底的鱼或贝类接近予以捕食。

第三步:生育方式

魟鱼是卵胎生动物也就是母体内孵卵,

即魟鱼宝宝的卵要在母体内发育成完整的的个体后,才产出母体之外;视觉上看起来就跟咱们胎生动物一样,小bb直接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

鳐鱼均为卵生鳐鱼妈妈怀孕之后,小bb会在一个安全的保护鞘中被排出体外

因为鳐鱼的卵鞘是长方形有革质壳保护,不像我们印象中的—鱼蛋。

于是它们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美人鱼的钱包”,常见于海滩如果你看见也不要去捡它,因为里面没有钱,不然美人鱼干嘛把它丢掉。

可是我们在潜水的时候,很难知道它们到底是从蛋蛋里孵出来的还是在妈妈肚子里的蛋蛋孵出来的...

所以,潜水时分辨它们我们还要另寻他法。

第四步:仔细观察

观察其身体特征与所在区域

这就本篇文章的干货时段,

把几个简单有效的分辨方法教给大家:

因为魟鱼和鳐鱼都是底栖生活老是趴在那里不动,我们大多数时候能从上方观察它们

1

首先,看背部

背部是我们最容易观察的部位。

如果有脊柱骨状凸起

那么你可以基本确定它是一头鳐鱼

鳐鱼体表也有着和牙齿是同源结构的楯鳞。

如果背部光滑、无脊柱状凸起,

那么你可以骄傲的说:是一头可爱魟鱼!

2

其次,看尾巴

在细长的尾巴上还立有背鳍或尾鳍。

的尾巴光滑条状、背鳍退化、尾鳍不明显。

3

再次,看腹鳍

鳐鱼腹鳍退化的较小

但你即使只看他的背部也能明显看到

鳍和胸鳍是分开的

魟鱼视觉上只有宽阔完整的一片胸鳍

只有看到它的肚子才能看到

退化之后很小常常被胸鳍盖住的腹鳍

4

最后,看区域

看区域的方法不能确保准确,

但是做到了前面几部基本也就不需要这一步了。

鳐鱼skate

喜欢生活在较深海域,并且生活区域通常纬度相对较高,相比魟鱼的生活水域水温低很多

所以东南亚潜水

遇到鳐鱼的几率相对魟鱼会小很多

魟鱼Ray

大部分都在热带海洋近海范围内活动,

所以在东南亚潜水遇见的大部分都是魟鱼。

分辨魟和鲼

第五步:生活方式

底栖生活还是水层中游动

如果各位小伙伴都已经能准确分辨鳐鱼和魟鱼了,那么其实分辨狭义上的魟鱼和鲼其实就很简单了。

【严格来说,鲼是从属于广义的魟鱼,但是鲼又区别于我们狭义上讲的魟鱼。】

所以英文上都用Ray这个后缀来表示,

后再具体到每个个体,比如大家熟知的魔鬼鱼manta Ray,鹰鳐EAGLE RAY。

魟鱼鲼,其实可以理解为它们都是一家人,

他们都是用形如翅膀胸鳍来游动,就如同在水中飞翔一样,画面非常动人。

只是它们可能看不惯对方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就渐渐分家了。

魟鱼喜欢趴在沙地上

口头禅是:

“你们看不到我!即使看到了,那我也只往前挪一点点。”

photo by:Lu1

鲼很活跃喜欢在广袤的海洋里满世界畅游。

就比如粉丝量real多的优雅蝠鲼(manta)

由于它们智商极高,

总是好奇的去观察人类,甚至调戏其他鱼类,

自带舞台灯效的鱼类里的superstar非它莫属。

好啦,干货满满的一篇科普你看懂了吗?如果还有不懂,可以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哦~

认真看到篇末的小伙伴是真的好buddy,为了奖励各位老铁buddy,

作者决定送出彩蛋!!~

关于鳐总目大家庭的毒刺

1.鳐总目的成员基本都有毒刺有些品种甚至同时拥有4~6根毒刺例如识别度很高的蓝点鹰鳐。

2.一般成鱼的毒刺长约5~10公分,魟鱼在毒棘的两侧有小锯齿状的突出,刺的外层是外皮鞘,内含腺上皮细胞而形成毒腺。

世界著名的动物保护主义者、富于传奇色彩的澳大利亚“鳄鱼猎人”史蒂夫·欧文在澳东北部拍片时被一条公牛魟的毒刺刺中胸部,中毒身亡。当时引起巨大轰动,一时间原本美好形象的鳐目大家庭也变得跟它们的亲戚鲨鱼一样,让对海洋知识知之甚少的陆生人类闻风丧胆。

但其实

比起他们的亲戚,这些连牙齿都快退化没了的家伙真的很温柔。

不过由于它们牙齿退化、行动力退化等因素,所以它们不得不靠毒刺来进行防身。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打扰海洋生物,不要去逼海洋生物对你做出正当防卫措施。

这也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水肺教练一定会提醒学员的:“无论海洋生物看起来多么可爱、多么无害,一定不要触碰它们!”的原因之一!

3.另一个有趣的事情是,

它们的毒刺每年都会更新。

有很多无知的水族馆、

(例如养死了鲸鲨的广州正佳海洋馆),

把它们买回来之后觉得有毒刺不方便水族馆员工作业,于是把毒刺都拔了!

万万没想到!毒刺又长回来了,幸好这些家伙生性温柔,没有惹事生非的习惯,不然都不知道下场会不会和可怜的鲸鲨一样。

��photo by:Lu 1

特别鸣谢

来自宝岛台湾人见人爱、鱼见鱼来的丁丁教练对本篇稿子里的生物理论严格把关!

丁丁教练可是台大生物研究所毕业的学霸哦!

擅长海洋生物学、摄影、撩妹、同时也精通所有水下摄影器材!~

2000+瓶气的丁丁小盆友可是目前华人潜水届

唯一拥有巴布亚新几内亚工作签证

同时也是

世界极少数拥有东非淡水湖(马拉维湖)潜水经验的华人教练!

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研究水下生物

如何啪啪啪……

不当你的世界 只作你的肩膀

你若不来,我怎敢老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有一个海洋梦想

写稿不易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有话要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