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贵州  试题  暑期档  如何做  五日游  新趋势  种方法  影响力  怎么看  怎么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第122期

   日期:2024-11-07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zleialh.tongchengxian.cn/mobile/news/156.html
核心提示:  一、会议概况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于2013年10月13日至1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  本次大会实际与会人员1036

  一、会议概况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第122期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于2013年10月13日至1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

  本次大会实际与会人员103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及工程院院士6人。年刊“中国地球物理2013”上收录了956篇论文摘要。来自内地、台湾的学者和美国、意大利、英国等专家共541人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其中大会报告12篇。

  10月13日晚召开了有171人参加了九届二次理事扩大会暨颁奖大会。王小牧副理事长主持前半段会议,郭建秘书长作了2013年学会工作报告,通报了第二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情况和2013年部分分支机构换届改选后的人事变动情况;陈晓非副理事长代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专家评审组介绍2013年顾功叙奖、傅承义奖、陈宗器奖推荐经过和评选情况,王绪本教授介绍了刘光鼎地球物理基金会2013年评奖情况,与会代表鼓掌祝贺获奖人。熊盛青副理事长主持了下半段的颁奖仪式,学会领导和院士为获奖者颁发了奖金和荣誉证书。到会理事就学会工作和学科进展积极发表了意见、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14日晚8点召开了《地球物理学报》编辑委员会,主编刘光鼎院士主持了会议,专职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刘少华编审做了2012—2013年度工作汇报。把编辑部在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期刊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存在问题和下年度工作计划向编委会做了详细汇报。在编委会指导下,编辑部圆满完成了2012年中文版12期,423篇,4297页;英文版

  6 期,68篇,741页;2013年(截止9月底)中文版9期,311

  篇,3222

  页;英文版3期,30篇,327页的编辑出版任务。执行并完成了本刊承担的中国科协资助的中国精品期刊工程项目2012—2013年度任务。稿件发表周期总体控制在8—10个月,重要稿件可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发表。学报2012年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分析数据库中》影响因子为1.632,总被引频次5495,学科排名均第1;2012年在SCI-E中的影响因子为0.667,总被引频次是2322,5年影响因子0.846。2013年起,同时被EI收录。鉴于学报的成绩,2012年,获得“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称号,获得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奖,2013年,入围中国期刊政府奖、获得“国家百强科技期刊”称号,21篇论文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刘少华主任在汇报学报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学报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比如优秀稿源短缺问题、网络化建设问题、审稿速度问题、期刊改革和管理模式问题、英文版问题等。与会编委对学报英文版的进一步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编辑部感谢编委对刊物的支持,并将继续努力办好学报。

  大会期间,进行了28个专题的学术交流会,其中包括一个国际专题及一个学术论坛。

  通过学术研讨会的讨论和交流,在专题推荐出“优秀学生论文奖”候选人的基础上,最后经学术委员会审议评定、网上公示,27位学生获本次学术大会的学生优秀论文奖(名单见附件)。

  年会期间,开展了成果和新产品、新技术展览,参展单位包括地震观测仪器、地质仪器制造业、地质地球物理勘探部门,与会代表对参展产品有浓厚兴趣,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学术年会报告会交流情况

  (一)第29届年会设28个专题,安排在13个会场进行学术交流。专题设置如下:(1)Advances

  in the Geophysics of Asia (2)中国大陆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与SinoProbe

  进展 

  (3)

  芦山地震 (4)流体包裹体与油气成藏金属成矿预测(5)

  古地磁学与全球变化

  (6)

  地球电磁法研究和应用  (7)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

  (8)大陆动力学

  (9)岩石圈结构探测与研究

  (10)地震学与地震构造学

  (11)大陆内部深浅构造关系与地震构造研究

  (12)与自然和人为活动相关的4D地震学

  (13)计算地震学

  (14)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方法研究介质速度结构及其变化

  (15)深部高压结构、过程以及地球物理响应

  (16)汶川地震研究回顾

  (17)中国巨灾、灾害链综合预测与减灾对策(18)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

  (19)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20)油藏地球物理(21)区域地球物理调查与综合

  (22)地震波传播与成像(23)非常规油气储层岩石物理(24)煤炭资源与矿山安全地球物理论坛(25)空间大地测量、天文地球动力学和地球自转变化(26)地球重力场及其地学应用(27)InSAR技术、卫星热红外与地壳运动(28)海洋地球物理 

  (二)学术成果

  本届综合学术大会展示了许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观点,突显了理论方法的进展与新技术手段的进步对地球物理研究的重要性。具体的学术成果、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科生长点顺序安排在各专题讨论会纪要中给出,详细内容见各专题讨论会纪要(将在学会网站和2013-2014年《会讯》上陆续刊登)。

  1.在本届年会学术交流和讨论中有以下的特点:

  (1)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基础地球科学研究热点,研究成果较多。今年年会上报告了特提斯构造、页岩气、全球变化等国际地球科学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开拓了参会人员的视野。年会上还展示了许多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重大国际合作课题,国家和自然基金重大研究项目等各方面有非常出色的成果。

  (2)针对今年发生的芦山地震、5年前发生的汶川地震,积极组织相关专题,深入探讨芦山地震成因及其与汶川地震关系,体现地球物理为国家的防震减灾做出的贡献。

  (3)各个专题学科交叉融合且规模大,开展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交流,相近学科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启迪,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方式,分析了新形势下理论技术结合发展的新需求,共商合作机制。

  ⒉

  通过本届联合学术大会还看到以下不足或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地方:

  (1)学科创新方面还略显不足。

  (2)适当规范专题邀请报告的设置,使其更好地发挥提高学术报告质量的作用。在张贴报告方面继续努力提供学术交流质量。

  三.本届年会的特点和对今后年会组织工作的建议

  (一)今年会议的特点:

  注重对当前地球物理学科前沿和国家急需发展重点的导向,会议组织工作较往年有很大的提升,不同层次的参会同行受益匪浅。中青年地球物理学家,特别是青年学生已经成为会议的主体,工作在各前沿领域;会议注册人数、现场报告数、学生报告数均创历届新高,是学科不断发展的希望。

  (二)

  对年会组织工作的建议

  今年联合学术大会反映相对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建议:

  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进一步整合、优化专题的设置。

  进一步加强年会的国际学术交流,多邀请国外及港澳台专家参会,提升我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的国际影响力。

  如何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到会报告比率及交流效果等。

  加快年会的网络化进程,实现在线投稿、审稿及报告日程安排等;逐步推动展板报告。

  会议期间组织中青年物理学家座谈讨论会,鼓励在各领域交流与合作。

  四.致谢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9届年会由学会承办,会务组以及很多志愿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衷心感谢多年来热心服务而精于专业的专题召集人。高水平的召集人队伍是学术会议成功的关键,感谢他们对学术大会的热情关怀与一贯支持,使会议的学术水平稳步提高,影响逐年扩大。

  各专题总结将在学会网站www.cgs.org.cn和-2014年《会讯》上陆续刊登。

本文地址:http://zleialh.tongchengxian.cn/news/156.html    通成线 http://zleialh.tongchengxian.cn/ , 查看更多
 
标签: 地球物理学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