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存. 胡泳译. 海南. 海南出版社. 2000年版. 第4页
[2] [英]迈克·布雷克. 青年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群社会学. 太原.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55
[3] 赵伟. “屌丝”一词的传播机制与社会心理[J]. 青年记者. 2012(36)
[4] 杨鹏. 网络文化与青年. 中国青年研究[J]. 2009年第2期
[5] 肖胜伟.从网络语言看网络流行文化与青年的互动.中国青年研究[J]. 2007年第7期
[6] 胡疆锋. 恶搞与青年亚文化
[7] 王凯.网络亚文化现象理论解析
[8] [法]大卫·贝尔. 视觉文化读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9] [美]唐·泰普斯科特. 数字化成长——网络一代的崛起.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2
[10] [英]迪克·赫伯迪格. 亚文化:风格的意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11] [英]斯图亚特·霍尔. 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
[12] [英]安吉拉·默克罗比. 女性主义与青年文化.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1
[13] [英]安吉拉·默克罗比.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14] [美]约翰·费斯克. 理解大众文化.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15] 冯曼. 狂欢理论视角下的网络“屌丝”文化研究.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16] 张猛. 刍议网络热词“屌丝”的文化张力. 文化学刊. 2012年第9期
[17] 赵伟. “屌丝”一词的传播机制与社会心理. 青年记者. 2012年第12期
[18] 郝雨. 路阳. “屌丝”现象的亚文化解读与反思. 新闻界. 2013年第5期
[19] [美]曼纽尔·卡斯特. 网络社会的崛起.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版
[20] [美]曼纽尔·卡斯特. 认同的力量.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
[21] [美]亨利·詹金斯. 融合文化:新媒体和就媒体的冲突地带.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年版
[22] [美]亨利·詹金斯. 融合文化:新媒体和就媒体的冲突地带.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年版
[23] 参考Tim O’ Reilly: Web 2.0: Compact Definition?. O’ Reilly Radar
[24] 参考Andreas Kaplan, Michael Haenlein: Users of the world, uni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 Business Horizons, 2010, 53(1).
[25] 参考CIC:《CIC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图2015》 http://www.199it.com/archives/353040
[26] 参考CISCO Visual Networking Index: Forecast and Methodology 2013-2018 White Paper. https://www.cisco.com/c/en/us/solutions/collateral/service-provider/global-cloud-index-gci/Cloud_Index_White_Paper.html rs, and Citizenship, Lisboa: CIES, 2006
[27] 参考Gustavo Cardoso. The media in the Network Society. Browsing, News, Filt
[28] 何威. 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29] 同上。
[30] 同上。
[31] RSS: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的缩写,指的是相同内容在不同渠道中出版和播放。一个网站以RSS格式发布的内容,可以被其他网站自动读取并以某种格式自动发布,从而形成“联合”,达到在不同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目的。
[32] Feed:一种向用户提供持续更新的内容的数据格式。
[33] 百度贴吧. 聚众信息的爆发——上市一周年百度搜索社区盘点之百度贴吧[J]. 计算机与网络. 2006(7)
[34] 蔡润芳. 屌丝的逆袭史——网络亚文化的传播管窥. 今传媒. 2013年第9期
[35] 文峰. 连线“屌丝”. 破除“二元”[EB/OL] 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1211/t2328315.shtml. 2012-11-19
[36] Becker. Howard. Outsiders: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Deviance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3
[37] 蔡润芳. 屌丝的逆袭史——网络亚文化的传播管窥. 今传媒. 2013年第9期
[38] 同上
[39] Dich Hebdige,Subculture:The Meaning of Style,p94.
[40] 同上。http://www.xzbu.com/7/view-4509053.htm
[41] 赵庆寺. 青年网络亚文化的文化逻辑. 当代青年研究. 2010第5期
[42] 同上。
[43] 同上。
[44] [美]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存[M]. 海南:海南出版社. 1996:269
[45] 刘富文. 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298
[46] 赵庆寺. 青年网络亚文化的文化逻辑. 当代青年研究. 2010第5期
[47] 戚攻. “虚拟社会”与社会学. 社会. 2001年第2期
[48] [美]马克·博斯特. 德里达与电子写作——关于电脑的主体[M]. 网络幽灵.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年版
[49] 王仕勇. 理解网络文化——媒介与社会的视角 [M]. 重庆出版社. 第42~43页
[50] 陈红莲. 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受众心理 [J]. 新闻爱好者》. 2010年6月上
[51] 曲瑞珠. 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及社会影响研究 [D].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2年4月
[52] 季安锋. 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
[53] 孙明强. 网络流行语研究》[D]. 湘潭大学硕士论文. 2009年
[54] 贺白余. 网络流行词语社会心理关系研究 [J]. 消费导刊. 2007年第14期
[55] Leun, L. (2007). Stressful life events, motives for internet use,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digital kid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10, 205-214
[56] Yi, M.Y. , Hwang Y. (2003). Predicting the use of web-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 self-efficacy, enjoyment, 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 and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59): 431–449
[57] Van den Beemt, A., Akkerman, S., & Simons, P.R.J. (2010). Considering young people's motives for interactive media use.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7 (2): 103-118
[58] Buckingham, D. (2008). Introducing identity: Youth, identity and digital media. In D, Buckingham., D. John. &T, Catherine. (Eds.). MacArthur Foundation Series on Digital Media and Learning (pp. 1-24).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59] 冯曼. 狂欢理论视角下的网络“屌丝”文化研究.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60] [英]齐格蒙·鲍曼. 工作、消费、新穷人[M].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85
[61] [俄]巴赫金. 巴赫金全集第六卷之拉伯雷研究[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